83983俱乐部 -> 户外宝典 -> 行进/穿越技术经验汇总50篇(ZT)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44
本贴转自深圳登山探险杂志 http://www.szme.net/
一 一般徒步穿越的实用守则


徒步穿越是指全程徒步从甲地到乙地(有时还回到甲地),中间可能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域、溪流或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探险旅游活动,有人也把它叫一种自虐。时间可以从一、二天到几十天不等,有时时间会更长。根据穿越经过的不同环境条件,其难度和强度可能相差很大,也就是说自虐的等级不同。就一般穿越活动的常见问题和有关常识我个人体会。

(一)团队精神
集体穿越(2人以上)是表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成功、愉快、顺利的穿越是要靠集体中每一个人努力才能做到的。尤其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团队精神更加重要。
提示:
1)集体中应该对一些事情作明确分工,如:开路、断后、生火、扎营等
2)集体中应选举一个队长,并赋予他相当权力,有民主也要有集中,这点很重要
3)人数较多时要注意行进队型,队伍过长容易走失队友或有人出现意外而不能及时发现
4)所有装备和给养应根据各人体力好坏及性别做科学分配背负,以便队伍保持一致的速度
5)如有人遇到严重的伤病,整个穿越计划必须作出应变,全体放弃或部分人带伤员撤退

(二)体力分配
要控制好活动刚开始时的兴奋,那时容易速度过快,因此应掌握好行进速度。一般而言,在上坡时可半小时休息5-10分钟,下坡时每1小时休息10-15分钟。
提示:
1)全程尽量保持匀速,掌握节奏,按计划的休息时间休息和进食
2)根据大家途中的体力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
不必要的体力过分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使体力留有余地

(三)方向问题
出行前尽可能地搜集活动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将要出现的较大转向和明显的标志物做初步了解。当有等高线地图时,可将预定线路和方向进行分析,如:需翻越几道山梁、经过几个丫口、大致海拔上升和下降情况。这样有助于在行进中判定方向。
提示:
1)携带较准确的指北针和海拔表(有的地区很需要)
2)携带并保护好地图和资料
3)带信号笔和扑克牌,以备迷路时作路标记号用
4)如对穿越地区所知资料甚少、条件又较复杂时,最好请走过的人同行或找当地向导带路

(四)防水问题
在雨季或多雨地区,特别是长时间的穿越,如防水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会遇到极大的麻烦。如:无干燥衣物可换,相机、电池、食物等物品遭打湿破坏。因此在出行前要对活动地区的气候做些了解,并做好相应准备。
提示:
1)帐篷应选用三季或四季帐(专用高山帐不能用)
2)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盖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3)在向背包内填装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这样既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类
4)有条件就准备好防水冲锋衣裤(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但雨具一定还要准备
5)防水登山鞋有条件就准备好的,反正可以用很长时间(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

(五)饮水问题
在短途穿越时,如已知补水困难就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大约2升(如不需做FB餐的话)。长途穿越,可在途中的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一定要观察其污染情况,如:水附近有无人畜活动、有无动物尸体、有无粪便及其他污染物。水中有大量泥沙时要使水沉淀10分钟以上。蚂蝗多的地区,打水时要用敞开或透明的容器,以便及时发现中是否有蚂蝗。
提示:
1)缺水地区饮水要按计划分配饮用。除特殊情况外,在找到水源前绝不要把水饮尽
2)野外取水后,有条件务必使水煮沸后(煮沸5分钟)再饮用
3)有条件可以带过滤器和净水药片以替代无法使用加热的情况
4)如在缺水地区长时间活动,应学习其他野外采水方法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45
(六)生火问题
出行时要携带一种一个以上的火源,如:打火机(多种类型)、火柴、火镰等。有条件最好携带野营气炉、气罐。在营地生火时要留意营地是否是禁火区,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违规。生火前先准备些干燥的细柴禾(比筷子略细),放在用石头堆好的灶底,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点燃细木用嘴使劲吹,就可以把火吹燃。当下雨或柴禾较湿时,可劈开粗木从中间取干木,砍细后作引火柴(此时需砍刀或其他工具)。
提示:
1)看好风向,不要把火堆放在帐篷的上风处,并与帐篷保持一定距离
2)离开时用水和土石压盖将火灭掉,并一定检查火是否确实熄灭

(七)露营问题
寻找安全、避风、干燥、平整的高处扎营。此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是否有落石滚石、风向如何、有无动物巢穴、蜂巢等。尽量不要在河畔扎营,除非确定是枯水期,水位不会变化。营地不要紧靠水边,蚊虫较多。
提示:
1)营地附近最好有水源,取水方便
2)如需生火就要考虑附近有没有柴禾
3)下雨或多雨季节,视地形情况注意在帐篷四周挖好排水沟
4)风大时注意帐篷的抗风固定,确定作好后再休息
5)睡前最好把贵重物品、衣物、食品放入帐内(假如帐内还有空间)

(八)野外生物
出行时要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红花油等药物,蚊子较多地区有条件可以携带灭害灵之类的喷剂。打绑腿可以有效防止蚂蝗、蛇及其他生物对腿部的攻击。毒蛇大量出没之地可以准备蛇药。
提示:
1)遭遇大型野生动物(如:熊、豹、犀牛等),切忌大声尖叫和乱跑。动物一般情况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受到惊吓而误认受攻击而反击。此时镇定大概是唯一的法宝。
2)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毒蛇是好斗并主动发起攻击的,除非你不小心踩到它,它会愤而自卫。
3)如不幸被毒蛇咬伤(无法判断是否是毒蛇时当有毒处理),除紧急处理外,心理的平稳会将你的生存可能提高数倍

(九)营养补充
在较长时间的野外穿越中,体力消耗大,排汗多,人体容易出现盐份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现象,那样会严重影响体力和健康,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因此要及时补充。
提示:
1)携带牛肉干、巧克力、葡萄糖粉、花生米等高热量和营养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2)携带维生素合成药片,每日一颗
3)每天要补充盐份,吃些含盐食品,如:榨菜等
4)果珍冲剂是不错的电解质平衡饮料(当然还有许多类似冲剂),平时在水壶中放一些随时补充

(十)保暖问题
许多地区(如:沙漠、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有的穿越海拔上升大也会出现几个小时就有较大温差(海拔上升温度会下降,-6度/垂直1000M)。注意保暖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觉前。
提示:
1)对所到地区可能的最低温度作好充分估计,相应准备保暖衣物和选择合适睡袋
2)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有条件可选用coolmax等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
3)备用电池在寒冷地区注意保温(可放在怀里),冻了就无法使用
4)高寒地区则需要更专业的装备和知识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46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
1)攀爬和下降
除非万不得已,宁可绕行多走些路,也不要尝试危险的攀爬和下降,特别是独自一人穿越并负重时。如必须攀降时,应先卸下背负,空身攀降,然后用辅绳或带子把装备提吊上来。
2)平衡
在路经险境时(如独木桥、涉水、崖边等)应记住把背包的胸带和腰带松开,以保证能及时迅速卸载而丢卒保车。
3)夜路
除特殊地区外(如沙漠)不要轻易冒险走夜路,很多迷路都是发生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当不得不走夜路时,有头灯准备是最好的,手电筒会占用一只手,不利于平衡保护。
4)涉水
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况时先不要冒然涉过,应尽量想法探明。有携带沙滩鞋的尽量不要光脚涉水,因为容易滑倒和扎伤,还要小心水中的石块,它们常常是非常圆滑,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另外涉水前应对水的流速作好充分估计。
5)环保
短程穿越应将所有遗留的可见垃圾全带走。长途穿越应至少将那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带上,直到有统一垃圾堆放地。所以垃圾袋是必须要带上的。

(十二)常用装备
穿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难度,不同的时间长短,不同的季节气候,在选择装备时差异很大。有时计划选择不当会使穿越中负累不小,而有时又因为装备不全,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出行前在对活动地区尽量充分了解后,仔细挑选应带装备和给养。许多装备用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和种类,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慎重选择。下面列出常用的一些装备。
公用装备:帐篷,炊事用品(炉具、燃料、炊具等),绳,专用工具(砍刀、手斧、行军铲等),公 用药品(通用药,紧急救护药等),胶带,对讲机,营地灯,其他集体专用器材(攀岩器材,登雪山器材等),公用食品营养品,海拔表,指北针,温度计,地图,可能的FB用品(音响、烧烤等)
个人装备:合适的鞋,背包,睡袋,防潮垫,内衣,外套和裤子,手套,帽子,换洗衣物,墨镜,头灯,水壶,登山手杖,个人卫生用品,防晒霜,润唇膏,摄影器材,望远镜,笔记本,笔,个人药品,打火机火柴,餐具,干湿纸巾,沙滩鞋,个人食品,其他杂品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47
二 如何穿越山地与雪坡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 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 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 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 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 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几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 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当坡度大于30度时,沿直线攀登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两脚腕关节不好伸展,容易疲劳;坡度大,碎石易滚动,容易滑倒。因此一般 均采取"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通过草坡时,注意不要 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断使人摔倒。在碎石坡上行进,要特别注意脚要踏实,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会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大树常常引来落 地雷,使人遭到雷击。避雷雨时,应把金属物品暂时存放到一个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也可以寻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到。

  在山地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48
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样不容易恢复体力,再走也提不起劲。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 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 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 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攀登冰川和雪坡要特别谨慎,冰川上裂隙很多,对人威胁最大的是冰瀑区和山麓边缘裂隙,特别是被积雪掩盖的隐裂隙危险。通过裂隙时,应数人结组行动,彼此用 绳子连接,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10~12米。在前面开路的人,要经常探测虚实。后面的人一定要踩着前面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安全。通过裂隙上的冰桥时,要匍匐前进。

  雪坡行进不仅要注意防裂隙,还要注意不要将雪蹬塌。在冰雪和积雪山坡交界的地 方,积雪往往很深,行动时必须结组。过雪桥时开路者探测雪桥虚实,再行通地过。 如果雪很松软,而又必须由此通过时,应匍匐行进。攀登坡度很大的雪坡时,一定要两脚站稳后再移动。向前跨步,要用两脚前掌踏雪,踩成台阶再移动后脚。如果不慎滑倒,要立即俯卧,防止下滑。

  攀登冰川雪坡,要少走有裂缝的地方。在积雪上行军,要拣雪硬的地方走。走热了,不要用冰雪解渴,骤然吞食冰雪,易得喉头炎。实在干渴得历害,可用融化的冰雪漱口,尽量不要咽到肚子里,水会增加人体循环器官的负担,影响体力。 在松软的雪地上长时间行走时,要跨大步,缩短在雪地行走的时间。行走时要先把脚往后稍退一点,再向上抬脚大步迈向前方。脚后退是使雪鞋前有活动余地,向前 迈出时还可以起到拂去附雪作用。走陡坡,要用雪鞋内缘踏坡,尽量避免身体偏向外缘。雪冻结得十分坚硬时,要脱掉雪鞋步行。

  在山谷中行进,应靠近山谷中心线,以避免山坡滚石。不要接近雪檐,更不要在雪檐下行走,以免触发雪崩。

  雪檐,向棱线或悬崖的下风处伸展。上风处坡缓,容易形成雪檐,45度左右的陡坡 则不易形成。在风向不定、棱线侧面的坡度各不相同的地域,有特别注意。高山行动,雪崩是巨大的灾难。1957年5月,新中国第一位登山烈士丁行友就死于贡嘎山的雪崩。1991年1月,由17人人组成的中曰联合登山队在云南西北怒江与澜沧江之 间的梅里雪山遇雪崩而全军覆没。

  雪崩是由于音响、震动、岩石或雪块滚落,以及风的作用而诱发的。雪崩通常发生 在有小雪球滚落的斜坡,积雪有裂缝的斜坡,有雪檐的斜坡36~42度左右的无树木 陡坡,长度大的斜坡,凸形斜坡,南和西南方向的斜坡,以用旧雪之上覆盖新雪和 因气温上升而积雪松软等地点。一般来说,新雪后次曰天晴,早晨9~10点钟积雪发 生雪崩。通过雪崩危险的地带应注意:预先松开背带,以备必要时解脱大背囊和其 他装具,以保障行动自由。摘掉妨碍视觉和听觉的风雪帽,尽早发现雪崩征兆。避 免横向通过有危险的雪坡。避免射击等音响震动。避免跌倒等冲击雪面的动作。

  如被卷入雪崩时,应在移动的雪流中勇猛地反复做游泳动作,力求浮到雪流表面上。 因为雪崩停止后手脚就难以活动,应在雪流移动期间尽量浮出雪面。当埋入雪中后, 让口中的唾液流出,看流动的方向,确定自己是否倒置,然后再努力自救。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49
三 灌木林穿越知识



  灌木林使健行变得危险又艰辛。灌木林掩盖了悬崖、漂石、峡谷,害人发生危险;而且灌木林也是绳索的陷阱。
  灌木林生长于潮湿地带、低纬度地区、以及树木稀少的亚高山(subalpine)地带。经常变换河道的河流不利大树生长,却很适合灌木林密生。侵蚀谷遇冬季雪崩吹袭,灌木全遭白雪掩盖,但夏季一到,立即毫发无伤地探出头来,吐出新芽。
攀登者喜欢老林或开阔的凌线甚於幼林。老林枝叶浓密遮蔽了阳光,抑制灌林林生长。但幼林中灌木林遍地可见。遭森林火灾、风暴、或砍伐而摧毁的森林再度复生时会长出浓密的灌木林,长到七公尺(二十尺)高时最是难缠。
风吹倒的树木、雪崩冲积扇(avalanchefans),和伐木留下的垃圾更难通过。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物能使行进速度缓如蜗瞳,最好换一条路线。茂密交缠的西洋杉攀附着悬崖和岩石区,形成另一个障碍。
  如果非和灌木林搏斗不可,下列办法可降低困难度。穿越灌木林须找最短的路径。行走在长而直的倒木上。推开和拉开灌木枝,较低的枝条用脚踩,抬起或攀着高处的枝条以便通过。碰上陡峭的地形,利用强壮的枝条做为抓手的地方。
然而避开灌木林才是上策。

以下是避开灌木林的决窍:

尽量利用山径,走五里山径比穿越一里的灌木林轻松。

考虑在积雪掩埋灌木林的时节出游。有些山谷五月时覆满冰雪,很好走,但七月雪一融,非披荆斩棘无法通行。

避开雪崩路线(avalanche tracks)攀爬。长长的山谷最好走南向坡或西向坡,发生雪崩的频率较低。攀爬谷壁时,应穿越两条雪崩路线间的树林。

目标锁定密林,因为通常大树下灌木较稀疏。

走在碎石或残雪上,不要走旁边的灌木林。

寻找猎径。动物通常会找出最好的走的路。

选积线或支派(ridge spurs)来走,较干且无灌木,溪底和谷底往往满是灌木。

如果溪旁一侧长满灌木,请侦察另一侧是否较好走。

  路线若与溪流平行,考虑直接走进河道。溪床或许在灌木桩中形成隧道,便於行走,但必须涉水。干溪床很理想,但在深峡谷中,溪流有可能遭倒木阻断或是形成瀑布。

路线若与山谷平行,考虑直接爬上林线或积线,选择高於灌木的路线。

如果山谷两侧有绝壁,往绝壁脚下走;绝壁下往往形成平坦开阔的走廊。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0
四 误入歧途时怎么办?




  原以为行经的路线很正确,未料一时疏忽了各种指示,却步与预定行程不同的路线,对于在何处出错,一般经回想即可发,倘纯属生手,应向他人问路,然后再谨慎地作出判断。但有人仅稍微对野外行动有所认识,就往往凭着一知半解的知识, 亦不能充分研讨“此处有无问题”。就冒冒失失地赶向前方,因而延误行程,甚或步入陷阱。所以,应采取谨慎态度较妥,在途中,即使是内心稍存疑问,均应暂时搁下背包休息,取出地图仔细查看,或向其他人询问。
  那么,一旦发觉误人其他路线的情形,究竟如何处置呢?首先,应取出地图或行动指南,明辨那一条路线通往何处,并确认现在位置。如果偏离不远,则应迅速折返预定路线。
  判断出折返正确路线耽搁时间太长,而按照目前路线前进, 亦能设法与预定路线会合时,则不妨考虑继续采取此一行动。
  若队员之中有曾经走过该路线者,则其对该路线的状况必然有所了解,此时可考虑继续进行,并由其人引路。在这种紧急之时,亦应仔细讨论,如只能根据手册上的有限资料进行判断, 则必须妥善应用地图或登山指南之类。
  首先应考虑假设走那条路线,能在何处与预定路线交会? 假设能够交会,需耗费多少时间?其损耗对计划是否造成极大影响?是否应视其状况变更当天的露营地?
  其次进行路线的修正。对于行经路线,需加以确认是否凭本身能力即可跋涉?是否身处危险地区?是否携带足以通过该 地区的绳索等装备?
  假如决定行经该路线,必须注意开展行动时,不可再犯相同的错误。在抵达预定路线之前,各个队员必然感到心有余悸。 这时,身为领队者最主要的是注意避免队员的信心发生动摇、或朝不利的方向联想。
  判断出不能与预定路线交会,且系自己能力所难以应付的路线之时,则不论耗时多久,亦应毅然折回。同时必须重新估计行程,并详加讨论新的露营地设于何处、食物与装备是否足够等。经历百般跋涉又折返原路,必然感到疲惫,但不可气馁,应坚持到底。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1
五 几种常见的迷路情形及对策


迷路是任何一名从事野外活动者都曾体验过的事。迷路的原因不外是天气恶化、地形复杂、判断错误等。此种情形下,最重要的是应及早发觉自己是否已经偏离正确的路线。
  一旦发觉自己所走的路线似乎有点疑问,则应当机立断,停止行动,摊开地图,仔细对照周围的地形,且彼此提供意见作一探讨之后,再展开行动。在途中迷路时,如不能及时采取对策, 其错误将愈益加大。不但折回正确路线将需更多时间,一旦体力不济,更会导致冒险穿越毫无人迹的沼泽或山谷的行动。真这样的话,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所以,以下特列举迷路的各种状况,并介绍有关的应付方法。

  浓雾弥漫,看不清路线

  浓雾弥漫时,一般人往往感到不安,甚至有看见岩石幻化成各种奇形怪状、以及误把树干看作鬼魁的现象。一旦感到山体变得大不可测,就会产生不安心理,甚或绝望得认为无法生还, 而匆匆寻找逃离之路。此外,迷路之时,也会由于不安而产生恐怖感,结果为了脱离那种恐怖,往往到处乱闯。但是,这种盲目作法不但使得逐渐偏离正确路线的可能性升高,更将无谓地消耗宝贵的体力。
  浓雾弥漫而迷失行程时,首先应采取的对策,是等待雾散放晴。除非是夹带风雨的浓雾,否则必有消散之时。在等待雾散之时,应注意添加毛衣或挡风雨衣,避兔着凉。
  一面等待浓雾消散,一面应确认自己所处位置,设法分辨正确的路线。在仔细观察浓雾时,也可派视力和体力均较佳者空身前往探路。此时的行动范围应尽量缩小,在守候者看得见或彼此声音可充分传达的距离内进行。若分散四方,应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因为长时间移动将消耗体力,从而可能导致有些伙伴走失。
  其次,把发现的石标或路标、以及所看见有人经过的足迹等 信息加以收集,再研讨今后行程。假设发现有任何可资利用的 线索,也均应经领队确认无误之后,再展开行动。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发现正确路线时,则应考虑折回原处、 或就地露营。有关露营方面后面有详细说明,以下仅列举折回之际的注意事项。
  走错路线始于何处,如经仔细回想,必可发觉某处有疑问, 不妨静静回想,搜索记忆。倘有自信可折回该地点,不妨当机立断开始行动。那时,必须注意行动,避免队员走失。具有副领队资格者,应在追随者所能目及的范围内领先进行。不可胡乱爬上爬下,应注意观察,采取最有效率的路线。领队殿后,留意全队行动。如此尚不能发现正确路线时,则应在体力未完全消耗之际,决定露营或野宿之地。

  完全偏离路线

  在岩壁或雪谷等处,偏离正确路线之时,应采取何种对策呢?倘一步错误,则有直接遭遇摔跌或滑落等事故的可能性。 故在危险地段特别要求慎重的判断与行动。
  首先在发觉有错误的地点,应设法使自己的立足点保持稳固。倘身处岩壁,则先找寻岩床或两脚与攀手位置稳固之处。 倘身处雪谷,则应利用登山镐凿出稳固的立足点。倘自处不稳定的立足点,必然难以冷静地做出判断。所以,必先寻找到稳定的立足点。
  其次,考虑是否照样强行前进或者应折回原来正确的路线J 因为向上攀登岩壁或雪谷,往往较之走下坡更为困难。此时,原 则上,以立即折回原来路线较妥,应使用绳索确保安全,并使用登山镐凿出一个一个的立足点,谨慎向下行动。因这是一度通过的路线,因此只要不焦躁,慢慢行动,当可折回正确路线。
  假使强行前进时,务必格外谨慎地行动。从路线上有无问 题、在途中是否遭遇进退两难的困境、是否需要绳索与登山镐等 各种角度,作一研究。强行前进的行动,仅限于经过一小段岩壁、雪谷之后,即紧接着是较为易行的路线的情况,或走在很短 距离内即可与正确路线会合的状况下实施。
  在完全偏离路线的情况下最困难的情形,莫过于在沼泽区迷路。在联接瀑布的悬崖、峭壁等重重难关的溪谷区,很少能够另开新的路线。除非遭受台风所造成的损害或瀑布崩坏等等巨大变化,否则应留有以往已开出的明确路线。倘若手拿着行动指南,一边比较溪谷形状或瀑布的特征,一边攀登而上,大致上将不会出错。
  攀登悬崖,多半以直线攀登之后,再斜向横切而攀上上方者居多,只是弄错这种斜向横切情形颇多。因在悬崖的附近的斜 向横切特别困难,既无立足点,且将遭遇杂草丛生的岩壁。倘发觉足迹消失、或有疑问,则应立即折回原路线,继续探索正确路线。
  发觉误人溪谷的‘清形,亦应在陷入困境之前,立即折回为宜。倘继续强行逼近溪谷,往往会碰上意想不到的瀑布,或溪谷之后紧接而来的谷壁、灌木丛等重重难关。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2
迷失返回路线

  过分急着返回,往往也会偏离返回路线。尤其在走下丛林地带时,发现一条不知何时开辟的捷径,往往也会感到迷惑,难以判断那是否为正确的路线。由于错误的路线已经有无数人走过,所以,乍看之下,往往也会产生错觉,误以为是可靠的路线。当全队返回时,不可各自任意返回,必须一边仔细核对路线,一边往回走。
  返回途中偏离正确路线时,应该如何处置呢?倘在其前方看得见正确路线,很轻易即可会合的话,亦不妨继续前进,否则,应立即折返至走错之地。而且,采取此种补救行动愈早愈好。
  登山时的返回,亦即下山时往往只需一点时间,就可迅速下降相当长的距离。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之时再爬山就更难,因此,此时要再往上攀登相同距离,可就困难多了,不但时间浪费很大,而且相当消耗体力,因此,在下山途中,认为路线有疑问时,应立即停止下山,迅速采取果敢的折返行动,方属正确作法,这样才可避免再爬山,这一点很重要。

  闯入野兽出没的路线

  有野兽出没的路线,其第一特征即路线非常狭窄,大约仅能容纳一人通过,而且经常呈现杂草覆盖路面,或有以隧道状贯通灌木丛中等情形,如果即使在斜坡亦不婉蜒而呈直线飞降模样。 进而在可稍事休息的平坦地面上粪便四处横陈,且由那里可一口气跑到溪谷附近,路线是一直延伸下去等情形,这条路大概就是野兽出没的山径。
  倘发觉已闯人野兽出没的路线,应立即折返。因为野兽出没的路线,乃通往溪谷或人迹杳至之处,倘继续前进将更加远离正确路线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3
六 山地迷路解救法


  每年都有不少的野游者、猎人、渔民或其他旅游者被困在没有标记的森林小径或偏远的运输道上,变得茫然无惜。他们迷路了!

  通常,人们迷路是因为不能将自己所处的位置同一些确知的因素,包括自然的或其他的,联系在一起并用作向导。同时,还因为缺乏观察力和较系统的离开与返回预定基地(如小径、道路、河流、高压线、溪水或湖泊等)的野游和知识。出游时只是把一个特殊点(如帐篷、猎人小屋、小屋、小船、汽车等)记在心上,这些往往便是造成人们有时会迷路的部分原因。

  这一节的内容是介绍一些直接的、依靠步行的、非专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求生者或迷路者确定方向更容易、更快速,它会把他们带至离目的地最近的地方。使用这些方法,即使您没有指南针、地图,不具有天文地理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

怎样避免迷路

  除非选择了固定的目标作为向导,否则,人们是会迷路的,因为弯曲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遥远的距离会遮住目的地。为此,您须记住以下避免迷路的方法:

  你必须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确定方向。在你离开自己的帐篷、汽车、独木桥、小船等物之前,要仔细观察周围地形,尽可能远地目测一下这一地区,确定左右各种固定的目标向导,如山峰、绝壁、寺庙、大树等。

  出发前要对你营地周围那些突出的目标有个清楚的记忆,以便在你返回时,能用这些目标做向导。

  当你离开一条道路、一条小溪、一条小径、一条河流、一个山峰或一座寺庙时,要记住是从哪一边离开的,把这些作为基本路线。

  记住来时与返回时你经过了多少溪流,旅途经过了多少山峰,多少叉道。将自己走过的路画出一个线路图。

迷路后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地域,并难以找到返回自己营地的道路,此时不要说自己迷了路,至少现在不是!你也许就是几分钟内的迷惑。

  不要惊慌,请坐下来,放松一下。做做深呼吸,抽一支烟,嚼块口香糖,仔细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他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静静地坐上几分钟。

  当野游者刚发现他难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一般情况下他并未走多远,不会找不到路。麻烦的是大多数迷路者继续盲目前进,在森林中乱窜乱钻,使自己的处境更糟,一些迷路者甚至完全走出了搜寻地区的范围。

  有地图的话,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出自己立足处大概在地图上哪一区。看看周围有没有与地理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用小尺子计算自己与目标物的距离。如果没有纸笔,可用手指粗略测算距离,一般来说,成人的食指从指尖到第一个关节约长2.5厘米。

  转动地图,使图上标志与它所代表的地理特征在同一方向,然后按图选取某个方向走到大路或有人烟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清楚前行的路线上有没有障碍,例如悬崖、宽阔的河流等。如果有,应另觅一条路线绕过去。

  如果没有地图。应观察周围环境,如看见道路或必会有与路相接的东西,例如房屋、电线等,应朝它走去。

  公路、输电线和电话线的正路有人定期巡查,你不用等很久就会遇到人,他们会帮你找到该走的路。

  如果能从四周的地理特征约略推断自己身在何处,就走向最接近的道路、小径、铁路、河流等。

  与前进路线垂直的道路、河流等目标是最佳选择,因为就算前进时稍微偏离了原定路线也能找到。边前行边留意路旁景物,估计出自己走了多远。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4
风雨中迷路自救

  如有维生袋(能容纳整个人的防水塑料袋),或其它维生装备,可留在原地等待雨过天晴,如没有维生袋装备,切不可留在原地,应迅速离开。

  如带着地图,查看有没有危险地带。例如,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山崖,应该绕道而行。

  溪涧流向显示下山的路线,但不要贴近溪涧而行,因为山上流水浸蚀河道的力量很强,河岸都非常陡峭。所以,应该循水声沿溪流下山。

  下山时留意有没有农舍或其它可避风雨的地方,小径附近通常都可以找到藏身之所。

  别走近长着浅绿、穗状草丛的洼地,那里很可能是沼泽。

黑夜迷路自救

  如有月光,可看到四周环境,应该设法走向公路或农舍。

  如果身处漆黑的山中,看不清四周环境,不要继续行走,应该找个藏身之处,例如墙垣或岩石背风的一面。

  如果带有维生袋,应该钻进里面。几个人挤成一团能保温暖。这样,即使没有维生袋也能熬过寒夜。中间位置最为温暖,因此应该不时互相易位。

白雪地迷路自救

  雪反射的白光与天空的颜色一样时,地形变得模糊不清;地平线、高度、深度和阴影完全隐去。爬山运动员和探险家称这种现象为“乳白天空”。

  此时,最好停下来,等待乳白天空消失。如等待时有暴风雨来临,应挖空雪堆做个坑,或扩大树根部分的雪坑,然后躲进去。

  如有维生袋,垫以背后或树叶枯草,隔开冰冷地面,然后躲进去。

  尽量多穿几层衣服,若最外层衣服有钮扣或拉链,先扣好、拉上,然后套在上身。

  在衣服内交叉双臂,手掌夹于腋下,以保温暖。

  如必须继续前行,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方向。一边走一边向前扔雪球,留意雪球落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滚动,以探测斜坡的斜向。如果雪球一去无踪,前面就可能是悬崖。

雾锁中迷路自救

  拿出地图,并转至与指南针同向,然后决定向哪个方向走。

  循指南针所指,朝自己要走的方向望去,选定一个容易辨认的目标,例如岩石、乔木、蕨叶等。向目标走过去,再循指南针寻找前面的另一个目标。

  连续使用这个方法,直至脱离雾锁。

  如果没有地图或指南针,应该留在原地,等待雾霭消散。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7
七 行进中的步伐

  走路要有节奏 步行的正确姿势,是用脚趾尖踢出,而以脚跟着地。查看鞋底磨耗情况,即可了解步伐是否正确。
  需长时间步行时,脚步幅度要改小,并以同样的步调行进, 这样不易疲累,还应保持一定时间间隔内适度休息,以走30分钟休息5分钟最恰当。
  在野外走路时,如果只考虑到达目的地而忽视行走过程的乐趣,则很容易疲劳。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来享受走路活动的快乐。譬如说:心中想着“怎样一步步地走,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或者是在岩石上跳动、跑步,遇到易滑的下坡路时,不要害怕,大胆的滑下去等等,把走路当作一种游戏来进行。如果能够如此,反而能够通过这些游戏来锻练身体的平衡感及灵敏感。

上坡、下坡
 
  上坡的步幅要小,一步步踏实的走。坡度大而急时,应采用斜向行进的办法。
  下坡时,只用膝盖以下的部分行走,且需注意用脚底整体着地的走法才易取得平衡。
  在前面,曾提议大家走路时要以享受乐趣的心情来进行,但如果背着笨重的东西,要长时间走路就必须考虑一些走路的技巧;如果有目的地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才能安全的到达目的地的问题。下面,再为大家详细说明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中走路的方法,也就是上下坡的走路方法。
  长时间走路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保持体能。上坡时的要领是依照一定的步伐攀登,同时要把步幅减小。如果步幅大, 虽然可以快速的爬到高处,但是对身体肌肉所承受的负担也会加大,因此要考虑自己的耐力,慢慢地攀登。
  下坡时的走路方法和上坡时相反,每踏一步,全部的体重就会转移到脚上。因此,稍微弯曲膝盖来减低体重的冲击最重要, 不过,为了寻找较为安全的踏脚点,往往会乱了脚步;因此,刚学习时,不要急,要依照一定的步伐慢慢作有节奏的踏步,只要按照节奏来走路,就可以大大的减低疲劳。刚开始进行时,要特别注意,不可以因活动而过度疲劳。

走在岩石区  
  在岩石区行步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将鞋底整个贴在岩石上 避免滑倒,一种是以脚尖攀登的方法。这种叫作“提拉斯跑步” 的走法,指的是不可停留在同一岩石上,而必须连续跳过。如此,需要瞬间判断下一个石头是否可能会摇动,以便养成迅速的反应能力,随便地向前或向侧方跳动,会令人感到很愉快。不过,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意外,因此,要多加注意。

远城小镇 2006-11-17 10:59
八 如何在复杂地形行进

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 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几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当坡度大于30度时,沿直线攀登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两脚腕关节不好伸展,容易疲劳;坡度大,碎石易滚动,容易滑倒。因此一般均采取"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通过草坡时,注意不要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断使人摔倒。在碎石坡上行进,要特别注意脚要踏实, 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会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 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大树常常引来落地雷,使人遭到雷击。避雷雨时,应把金属物品暂时存放到一个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也可以寻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到。在山地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样不容易恢复体力,再走也提不起劲。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1
十 结队行进须知

结队行进必须顾及礼貌和其他考虑,能使行进效率更高,乐趣更多。

1、切勿跟得太紧,给前面的队友一点空间,最好相距三至五步之遥,不要如影随形。
2、切勿落后太多,以免和队友失去联络,或老是让前面的人等你赶上来。
3、推开挡路的树枝要放手时,务必先回头看看,切勿打到后面的队友,喊一声“小心树枝!”提醒后面的队友注意。最好直接绕开树枝或由下面钻过去,除非必须抓住树枝来做轻的确保。
4、停下来系鞋带、调整背包、照相、或欣赏风景时,需让到路边去,可能的话站在经过的队友上方。
5、绕过队友身旁须先征求许可,而且挑个好地点来“超车”。切勿用手肘硬挤上前。
6、和迎面而来的登山队交会时,要有礼貌。依据传统,下山队伍须礼让到一边,让上山队伍先行,不必中断步伐。然而地形若是十分陡峭,或是下山队伍人数较多,不如上山队伍暂让一旁喘口气比较妥当。
7、步伐的快慢须按计划顺利到达定点,但不可累坏动作慢的队友。如果有人赶不上,须调整队伍的步调,以免他落后太多。调整步伐快慢亦需考虑山径难易和天气状况。
8、千万不可让队友脱队,不论是队伍第一个或最后一个都一样。在休息处等最后一位队友赶上来,并给他时间休息。
9、若遇队友速度慢得离谱,考虑请一位队友陪他回头,或在安全得指定地点等候。
10、试住让速度最慢的队友带头走在最前面,设定步伐。让种激励的方式可令慢郎中加快脚步。
11、不需顾虑路线寻找的长途行进或下山,须指定集合地点。要求最资深的队友领队或押后,如此可使小型登山队的成员以自己的最佳脚程前进。
12、要笑脸迎人,要值得人信赖。做一个套人喜欢的同伴。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1
爬山经验谈


  1.走上坡路。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劲。用脚前掌爬山.等于让小腿累死而让大腿闲死。坡路上常会突出块石头、石埂之类.要用脚跟踏之。若坡路较平,也尽量全脚掌着地。走上坡路的第二个窍门是让每一次迈步换腿时,都须将支撑腿伸直,让关节嘎噔一下,这样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给腰肌一部分,不要嫌宜一下腿麻烦,它能让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单腿休息。谁要是仅用脚前掌又不让膝盖绷直一下地爬坡,就等于故意磨炼意志。

  2.可用可不用手帮助时就应该用手。用手能轻双腿的宣负。爬山时双手多半是在闲着,早已养精蓄锐,稍微能用上手时,就该前肢着地而用力。为啥四肢腿的动物就比人擅爬山?因为它们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计动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觉得奇怪,这是一种杂技的姿式呀。爬山时.只要坡度超过45度,就手脚并用,省劲有效,也没什么不雅,还算返朴呢。

  3.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也减少脚面与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发现老乡负重上山(送粪担水等)就有些外八字,虽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迈一步膝关节都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顿。

  4.爬坡时可用手掌压在大腿下部助力。这样一是让手臂和腿形成一个力矩而将臂力转移到腿上,二是手的压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紧凑而得以发力。当摁压着一只腿提迈另一腿时,会觉得像摁压着一块石头一样而能借上力。

  5.爬坡时可大口喘气,喘得夸张一些也没关系,吸进的气越多越好,能加强肺和心脏的功能,进而全身肌肉中的细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采用深腹式呼吸,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山里的空气杂质少,干净的氧气在身子里循环就等于内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腭前,让舌头先给凉气加加温,省得喝一口冷风噎着。

  6.爬坡时拄棍也能减轻腿力。两只腿的爬不过四只腿的,但人拄上棍等于三只腿,胜于两腿。短棍(手至地的距离)为好,手能撑住它,让那棍杖像腿一样吃力。长棍也行,仿佛撑蒿,不过移起来比短棍费些胳膊的劲。

  7.爬坡时适当地仰着头。这不算藐视困难吧。

  8.爬山时最好穿硬底高腰皮鞋。硬鞋底不怕山石喀脚,走在石头上也能全脚舒展,踢蹭到石头也痛不着脚趾。高鞋腰有护踩作用,使脚与小腿更柔韧地连在一起。休闲鞋不宜爬山其鞋底几乎像你脚掌一样轻,硌鞋即硌脚,不小心踢了块石头就像石头砸了脚趾。

  9.觉得热就脱一层衣服。因为热消耗体力,并且汗湿了衣服被风一吹极易着凉,即便在北方冬季有时也能热得穿衬衣爬山,即便夏天在风口处也要穿紧了衣服。不要怕脱了穿、穿了脱的麻烦,舒适的皮肤感觉会减少爬山时的烦躁和紧张。

  10.爬野山时须备上手套。野山快到山顶时往往路极窄或没路,全是荆丛时要用手去扒开丛枝,手套可避免手被刺枝刮伤,并且遇陡坡手脚并用时,那手套就等于是鞋呀。越是夏天越要备上手套,夏天的“棵子”(荆棘丛)比冬天的密多了。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2
11.关于山上的小路。没小路的山,走起来费时费力,爬山时找路就像找导师一样。以下几种情况必有小路:架过山梁的电线下必有查线员留下的路;过光缆的地方亦是;你若去的方向有堰田、炭窑或小名胜(塔、泉、碑、坟)等必有小路可通。一船来说,小路因山制宜,往往不宜通你要去的方向,它可能绕半座山,甚至有时反方向而迂回。

  12.小路不会忽然消失。一旦忽然消失,多半是你走错了,原道回返一段.仔细查检小路是在哪拐了弯。不要硬走,就算你直接攀登钻荆爬上了顶峰,却失去了爬山时的聪明锻炼。有时小路会有同样宽窄的分支岔口,也许这是暂分叉而不远后合并,也许真是分道口。此时须根据山判断,甚至捡一条试走几百米。

  13.找老乡打听山路要不厌其烦。与前一个第几个岔口往哪拐弯,那有啥标志,与前一个岔口差几里,比如在第几个岔口或啥位置能看见目标、最后一个岔口距山顶有多长时间的路,等等,越细越好,并记牢。最好再多问一两个老乡以丰富或校正信息。

  14.上山前一定要找到北并认准。一般从小村能看到要登的山顶,看看二者连线与北的角度.明确前进时的方向感。行进时也要时时找一找北,拐弯时要大概估计转了多少角度。在山里,人的方向感觉常会出错,有时楞会发现太阳在“北面”,不过太阳不会错,不愿相信也要相信它。

  15.下山迷路时就拄下顺沟走。顺小山沟下坡能到大山沟,大山沟必有路通人家,也许回不到你的出发点,但不致出危险,尤其天黑或大雾时,顺沟走下坡路最为保险。

  16.下陡坡时用屁股蹭着走不寒蝉。一般下陡坡时宜侧身走,重心略靠后,稳住一脚再移一脚。背着身往下倒走,视野不好,且过慢。不妨仰面坐着走,即用屁股蹭着走,两手也摄着移动,安全而快捷,稍费裤子。

  17.下小坡时小跑两步最有效率。下小坡时,小步紧,即步伐小而步频高,甚至可小跑几步,因为把劲用来”刹车”是浪费,并且脚也顶得慌。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5
休息时间的选择

  在野外长时间走路时,通常都会停下来休息。但如果毫无规律地随便休息,反而会增加疲劳。休息时间要合理,而且必须相隔一定的时间才好。
  依照经验,走路30—45分后,休息5分钟,以还不至于让身体发冷为宜。不过,依照地形和背负的行李重量以及每个人的体力不同而应该有所差异。通常,以走路30分钟到一个小时, 一定要休息5~10分钟。当然,也应适当考虑地形和速度。
  休息的方法也应挑选适当的时机。例如:长时间的下坡后, 准备再爬坡时的间隔,或者,相反的转变期的间隔,都是适当的休息时机,不管其间间隔多久,都要停下来休息好。
  休息中,要注意因运动而升高的体温降低而使身体变冷。 因此,要避免直接的强风吹袭或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如果需要用餐而不得不长时间休息时,最好披上一件外套。
  此外,要利用休息时间补给水分和进食,或者检查鞋带等等。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6
对付雨天的小常识


将地图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并作好防泼水处理。

若有戴眼镜,请先戴一顶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视线较佳。

遇雨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

雨具以两截式雨衣为宜,雨裤用吊带支撑可防止下滑。

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

短绑腿可防止雨水从裤管滑进登山靴内部。

雨中记录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胶袋包装笔记本以防水。市面上有卖一种笔记本,可防止纸张因水浸湿或墨水量开。

千万记住,湿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肤远较贴着湿冷棉布的皮肤为保温。

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防水性,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

背包内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折潮的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7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几点注意事项
来源:深圳磨房 作者:老余  

  深圳地处亚热带,在夏季进行户外运动,有一些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如果不注意,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下面的文章是根据本人的一些经验并结合深圳周边山野的一些实际情况,参考了《登山圣经》以及其他资料以后写出来,纯粹是个人心得,不具备专家和医生的医疗指导作用,仅供大家参考。由于是业余爱好者,对于专业的运动生理、医疗保健并不精通,挂一漏万之处难免存在,希望大家斧正。

1、防晒
  夏季进行海岸线穿越或者是登山,阳光相当强烈,务必要注意防晒。一般来说,队伍在早晨出发,到达出发地点已经是将近中午,队伍前进时间不长,已经是正午时分。这个时候的气温最高,骄阳似火,阳光中的紫外线特别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1~2度的灼伤,并会发生中暑现象。紫外线还可以透过皮肤、骨骼,辐射到脑膜、视网膜,使大脑和眼球受到损伤。

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饮水
  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很多饮料广告中的模特,在运动中或休息时,往往拿起一瓶饮料一饮而尽,看起来很解渴,实际上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

应对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一般来说,深圳周边夏季一天的活动(5-8个小时),至少需要2-3升以上的饮用水,高温情况下甚至需要6升水。建议携带量:600毫升的瓶装水4支以上,550毫升的运动饮料(葡萄适或佳的乐)1支以上,榨菜50克。也可以自己调配运动饮料,配方:绿茶或红茶若干(袋装的2小包)、果珍等水果味粉状冲饮料若干、葡萄糖若干、食用盐少许(可选项,医用的生理盐最佳)。

3、热病(热衰竭、中暑)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结果会发生以下症状:脉搏加快、皮肤湿冷、眩晕、虚弱、恶心,这就是热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降温,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积累而使身体的关键器官温度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就会出现紧急症状:脉搏极快、虚弱、头疼、心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或是无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肤热烫而泛潮红,这说明已经发生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远城小镇 2006-11-17 11:07
应对措施: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行军途中要注意节奏,一次行走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3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根据具体情况休息5至15分钟,以免脉搏过快、体温过高和大量出汗引发中暑。另外,一路上必须要注意补充水、盐份和电解质,带齐防暑药品。
  如果肌肉发生抽筋,马上找地方休息,在抽筋的部位按摩,慢慢地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舒缓伸展开来,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出现热衰竭以后,必须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当出现热中风(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热衰竭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的很好,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

4、热伤风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应对措施: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5、冷饮
  夏季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应对措施: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6、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企图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应对措施: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很容易引发疾病。
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

冷若冰 2006-11-17 13:32
这么长谁看,多累呀~~~
请问楼主,你把这些都看完了吗??!!

远城小镇 2006-11-17 14:35
小毛驴别胡闹

冷若冰 2006-11-17 21:22


我也可以算是驴了,

不错不错,有进步了!

哈哈~~~~~~:)

绿色的叶 2012-12-29 15:29


查看完整版本: [-- 行进/穿越技术经验汇总50篇(ZT)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4.0.1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45645 second(s),query:4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